凌岚|为什么美国高中生暑期忙着打工
最近,去一位校友家庆祝他家千金从哈佛本科毕业。因为吾家犬子K今年高中毕业,席间哈佛学霸就问起K夏天准备在哪里打工挣钱?K如实回答:应聘超市收银被拒;收了两个家教工作,辅导八、九年级孩子英文和数学;辅导留学生阅读写作;经朋友介绍做饼屋店长……
哈佛学霸说自己一直喜欢做服务业的工作,高中时干过多年的家教,也打过炸鸡店和冰淇淋店的工。
如果不是听她亲口说,我很难想象像她这样一个成绩拿全A学霸会跑到炸鸡店炸薯条,包外卖。我自己在南京高中毕业时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从来没有在家庭以外工作过。一直到大学三年级我才有第一次打工经验,那是一份家教工作,教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儿英语入门。因为不熟悉北京的公交车路线,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到小男孩的家。小男孩的父母不在北京,他由爷爷奶奶带着。那是1990年代初,没有手机,没有电邮,家教的信息全靠北大学生会里当小干部的同学口口相传,连小广告都没有。去家教的地方,只有一个电话,一个地址。我出门前以为要教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里的小短文,准备了好久,等见了面才知道就是教ABC……26个字母,我有点为自己的大材小用失望。
近些年国内经济起飞以后,一、二线城市的高中生打工的动力可能就更少了。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参加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国预选赛的学霸,从初中到大学的每个暑假大部分时间是做卷子、刷题,或者参加付费的国外夏校。因为“听话”,“学习好”,他从来没有过想挣钱的动力,因为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者学校里刷题,他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花钱。他不是富二代,但从小没有什么机会与社会接触,奥数的竞赛成功更是让他成为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无论是父母还是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出门打工的重要性,以至于有一天他所在的数学系里冒出一个顶级投行的实习机会,天上掉馅饼落到他头上,这孩子为了参加数学竞赛居然不去面试,自动放弃。
美国的高中生则相反。大部分的人家没有那么富裕,18岁成年,开始独立的人生。美国永远有一大批第一代的移民家庭,他们的孩子不得不出来打工贴补家用。总之,一到夏天就会发现商店、电影院、图书馆、加油站还有各种快餐店里满是高中生。这是多少年没中断过的美国传统。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还不发达的小镇,家境普通的高中生不仅暑假打工,毕业后还会进工厂当几年工人,攒钱上大学。比如赫赫有名的悬念小说作家斯提芬·金,他在康奈狄格州读高中,高中最后一年开始在家附近的水力锯木厂上班,毕业之后继续做这份工,一直上了好几年的班。有一天锯木厂失火,从厂房里跑出的老鼠,“个头比猫都大”,“硕鼠”这个情节后来被写进他的悬念小说里。斯蒂芬·金的写作生涯,也是从锯木厂当工人业余时间写小故事开始的。他和哥哥在自家的阁楼上找到一堆过期的通俗小说期刊,读着读着便开始跃跃欲试地模仿编故事。
这段经历是他成为作家的重要契机,被他写进《论写作》这本书里。《论写作》既是一个成功作家的人生回顾,也是美国当代文学里少有的、被目为写作教科书的小说创作论。这本书被许多美国高中英文课选作必读书或者教科书。
《纽约时报》前些年有一个“我的第一份工作”的栏目,让企业界的大佬和高管回忆他们的打工生涯。大部分人写的都是自己在高中暑假打工的事,那些在底层端盘子或者收银的第一份工给这些业界翘楚留下深刻的职场经验。其中一个化妆品业的女高管,谈到1980年代她还是高中生时在一家餐馆做招待,观察到女生被潜规则——餐馆生意萧条,老板时不时暗示要裁人。有的女生为了保住工作,就愿意跟老板发生暧昧;不愿意投怀送抱的女生当然就首当其冲被炒鱿鱼;到后来餐馆生意进一步恶化,发生暧昧的女生也失掉了工作。
还有一个高管回忆自己从第一份工作领取的教训是工作中不能一根筋地埋头苦干,要学会“偷懒”。这个经验是他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意识到——如果做得太快,老板会派下新的活来,他会干得更累不说,还容易多做多错,反而破坏了自己的好业绩。而多做又让同事很不高兴,因为一个表现突出的工作快手的存在让其他打工的人相形见拙,变成了老板眼中的落后分子。这种颇有城府的对职场关系的深刻观察,用一个成语概括即“和光同尘”,学会与周围环境相处。能够在高中阶段就体会到人群之间“和光同尘”的重要性,绝对是一个人尖子!
美国各地以小城小镇为主,除非在大城市,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公交车或者地铁并不发达。出门打工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学会开车,学会安全驾车是18岁独立的第一步。拿驾照,开车是美国孩子真正的成人礼,能开车,不需要父母接送,18岁少年的生活就有了质地飞跃:可以自己驾车去打工,也可以自由去参加朋友的聚会,也可以接送女生……从此翅膀开始长硬了。
在K的毕业典礼上遇到一位女生的家长,热情地感谢我们,我们不明就里,只好求她解释,原来K在最后半年每天早上去她家接她女儿一起上学。我听完这些感谢之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问像K这样拿到驾照才一年就载人同行,合法吗?那位家长回答是合法的,只要晚上11点之前不在路上行车就行。即使这样,我还是挺为儿子的举动捏把汗。高中生开车非常吓人,出车祸的不在少数。想想这些十八九岁的大孩子这个时候面临多少种风险状况啊——开车,酒驾,聚会时喝酒吸大麻,交女朋友后女生怀孕,不交女朋友,打工被潜规则,遇到坏人……这些都是让家长心惊肉跳可能出差错的地方,但人生如此,没有办法。
朋友问我孩子去读大学,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哪些准备?
我第一个想到的“准备”是学会安全驾车;第二个准备是去打一份工——不是那种家长付费,装模作样的义工项目,不是那种富二代在家族企业里的走场子的实习,而是一个实在的领小时薪水,需要独当一面,负起责任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技术性不高,无聊重复,但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与校外的世界接触。
暑期工作的真正的价值在于了解人,知人察事,这是走向社会的真正开始。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